close

 


門生心得反省三十一


Emily的反省 : 3-1


這學期甫開學一星期,某日放學,孩子回到家,一見到我,立刻很開心地對我說:「媽媽,老師說我進步很多,能力很強」。過了幾天,我參加家長日,老師當面出席的家長的面,稱讚我的孩子成長許多,能力好。回家後,我將家長日的情形告訴孩子,孩子臉上堆滿笑容。


 


        漸漸地,我發現,老師對孩子的肯定已對他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喜歡上學,人也顯得有自信多了,最難人可貴的是變得積極及主動了,當然,親子間的氣氛也和樂許多。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良性循環吧! 一句好話所產生的能量,真是令人意想不到。這也使我體會到,師父一再提點我們,與人相處,要多看他人的優點,才能與人和善;對待孩子,要知道一枝草一點露的道理,也需多看孩子的優點,慢慢引導孩子,自然不會急躁,或因情急而說了傷孩子的心的話。 


        當我們肯定孩子,對孩子的建議他也就能歡喜的接受,而願意面對自己的缺點。這樣的引導過程不但不會造成雙方的不愉快,還能讓孩子明白道理。所謂過程就是學習,我想就是這個道理!

很開心你已經體驗到道理運用到生活中的甜美果實,我們常常學了道理只是把它掛在嘴邊,放在心上,然後拿來要求別人,殊不知,當我們真正將道理運用在我們自身,由內心轉化之時,那樣的影響與開心是多麼的大,祝福你能更加圓滿開心自己的人生




 


Emily的反省 : 3-2


那天去了養老院和奶奶聊天,感觸很多。 


有一天,我們也會衰老;有一天,我們也需要被照顧。奶奶說,人老了,身體不好,就沒用了;已為人母的我,不禁跟著傷感起來。 


自我懷孕起,我便為了腹中的小生命忌口,不碰我天天必喝的咖啡,還需多喝我並不太喜愛的奶粉,更不敢往臉上塗塗抹抹化學產品。自孩子出世,我更是戰戰兢兢,全心全意地呵護著孩子,除了上班,就是陪著他,當我的心房有了空閒,就只一股腦兒地惦記著他。隨著他漸漸長大,我對他的關愛與付出,不減反增。我想著,奶奶一定也是這樣陪著兒子長大,但兒子長大另組家庭後,奶奶卻為了成全兒子美滿的家庭,一個人住到養老院。 


現在的年輕人要拚事業又要照顧自己的家庭,自顧都不暇了,對於老人家的照護確實分身乏術。但,我們汲汲營營,到底是為了甚麼? 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讓家人更幸福,但一家人快快樂樂地在一起,不就是最幸福的事嗎? 我和公婆的相處,雖還算平和無事,但我不常主動關心公婆。想想 公婆為 先生付出的辛勞,我也 應與 先生一起盡孝道,主動關心公婆;有所不快時,也 應站在 先生的立場思考,盡量圓 滿 先生的親子關係。

子欲養而親不在 好好珍惜親在時 一切無須多計較事事常懷感恩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歡喜八方心靈協會 的頭像
    歡喜八方心靈協會

    台灣歡喜八方健康心靈協會

    歡喜八方心靈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