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愛的 師父,



上個月去解因果時,有提到我的一個問題~只愛自己家的小孩、不會去愛其他人的小孩,所以各祖靈才不敢給我們小孩,因為我只愛我的小孩” (祖靈們有可能會交換自家的孩子到各家去,若我只愛自己的孩子,沒人敢交付他們家的孩子到我家來)…



大家開始建議我要經常去玩人家的孩子,才會知道如何跟孩子們相處,知道如何去關愛別人的小孩,重要的是要先有愛他人的心的態度出來



我跟美榮、秀容等這些媽媽說: 我不懂得怎麼跟小孩玩,我怕小孩被我弄哭了,所以也不太敢抱人家的小孩;他們說要試著去練習與小孩的相處與互動,每個小朋友都會哭,小孩如果哭了還可以還回去給媽媽或家人,但如果我都不會有這樣的態度(練習)出來,將來跟小孩也會有相處上的困難



昨晚從台北回新竹後,我跟嘉音在聊我的個性盲點



我不是個好親近的人正確應該說~我不是個會主動去親近人家的人,而且一直以來我也認為這沒有什麼不對,因為,我覺得我還是會被動的去接受別人對我的親近,也會被動的去親近人家;但如果要我主動去親近不是太熟的人,除非有必要(有事要說、有事要問),不然做起來就是覺得彆扭,更覺得矯情明明就沒那麼熟還要裝的很熟、很關心人家,重點是也不知該聊什麼,刻意的主動去關心人家,真的很奇怪吔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就會覺得,那既然自己做不來,那就被動的接受人家對我的親近,起碼不至於讓人認為我不合群或難相處。



但嘉音有提到一點是我所沒想到的。她說:如果我總是這樣的被動,不懂得如何主動地與人真心交好,那麼將來當我有小孩時,我和孩子的相處以及孩子本身的人際關係都有可能會出問題的。如果最終造成這樣的結果,將都是因為我就用自以為對的方式來教導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跟媽媽一樣就好_不需與人親近或者是被動的接受人們的親近來維持假面的合群;再則,如果我不知道如何與其他小朋友及他們的父母親/老師相處,這樣就不能透過孩子週遭這些人來多方了解自己小孩的各項事情,並找到最適合孩子的管教或相處方式。



嘉音還有提到: 我是個太理性且固執的人,所以當孩子向我撒嬌時,我可能會用嚴母的態度來對他們說,男孩子不可以這樣 或者是 女孩子應該要怎麼樣 亦或者只是淡淡的回應,如此,我將永遠無法站在孩子的高度或角度來理解或思考他們的想法,當然也不會是孩子的朋友,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孩子與我的疏遠這個部份就是美榮一直告訴我的要試著跟孩子玩,講幼稚可愛的話



坦白說,目前他們所說的,我都懂,但一想到要去做,就還是會感到彆扭而裹足不前。我不太敢打電話給許久沒聯絡的朋友,因為會怕一時間不知講什麼而冷場,匆匆掛電話又會尷尬且沒禮貌;我也不喜歡跟不太熟悉的人單獨的面對面聊天,還是怕會不知該講什麼,所以就乾脆選擇被動的接受他們來找我就好仔細想想,自己好像真的沒那麼好親近,也不似自己所認為的那麼親切友善喔傷腦筋吔~



要做改變真的不容易,尤其是長久以來自己所不認為該改變的事現在我懂了為什麼自己要修正這個部份,但就是~~~難呀


 


以下師父回~~


DEAR


問你….哪一家小孩不哭?


當小孩跌倒哭泣時是不是就不需要再站起來將他自己該走的路走完



喜歡小孩也是一樣


今天你和國哥為什麼一直想要孩子?如果你不想要孩子你大可以不要生 不是嘛?


每個不同的人接觸小孩接觸大人都有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就像有人喜歡吃青菜有人討厭吃水果


方法不同但如果將青菜與水果用果汁用果醬或用更多不同的形式展現時會不會你就吃了?


所以因果只是讓你暫時知道一個面向產生的問題,但如果因為這樣而讓你失去想法讓你害怕退縮那不就失去解因果的意義


今天入八方學習 除了看因果那面所謂你帶來的影響更重要的是現在肉身的你用何種態度面對這樣的問題


說真的


我也不是一個容易跨越與人相處或是自我突破的人


因為突破不是一蹴可及


需要持續性的改變與調整


你的個性好且懂事這就是你好相處的證明


你會為家人擔心這就是你會為別人思考的證明


所以持續的調整與改變


哪天你回頭看才會發現自己有多麼不同於以往


孩子也是


如果每個媽媽在當媽媽前就能將教養小孩的功課做完那天下又何來這麼多不是的父母呢?


放寬心


做中學得到固中滋味相信你一定會比任何人更珍惜的


加油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歡喜八方心靈協會 的頭像
    歡喜八方心靈協會

    台灣歡喜八方健康心靈協會

    歡喜八方心靈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