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01年5月3日 (四) 挑戰與學習開示內容 凱西老師
挑戰與學習其實就是找方法,這個方法不行就換另一個,這個人不行就換另一個人試,人生如果只有兩種方法
(沒辦法或老方法),那就真的完蛋了,本堂課與大家一起分享,不同的角色如何面對職場上、婚姻中、生活裡的挑戰與如何在這個寶貴的過程中享受學習。
例如:
現在是女友(男友)的角色,即將為人妻(人夫)這角色,就是一個挑戰,那要如何面對這個挑戰呢?
從中可以學習到的道理和經驗是什麼呢?(男女特質、五倫關係、角色任務)。
女人在夫家的地位是由丈夫拱起,學習如何抓住丈夫的心,讓丈夫替自己說話,有肩膀替妻子承擔,女人在家中好比是綁肉粽的繩子,主要功能是凝聚家人的心。
最終目的:
家和萬事興。
運用方法:
微笑常掛在臉上、嘴巴甜且不多話,亦不在老公面對批評夫家的人。
夫妻權謀:
營造生活小情趣、放大先生優點,多讚美多肯定,切忌打擊先生信心、利用肢體碰觸增進夫妻感情(擁抱、牽手),多撒嬌、常打扮自己(黃臉婆是自己造成的)、抓住先生的胃(至少要有一件事,先生非你不可)、床上放得開誰主動誰就贏。
例如:
現在失業,想要盡快找到好工作,這也是一個挑戰,那要如何順利找到新工作呢?
從中可以學習到的道理和經驗是什麼呢?
(帝君10個工作態度)
早睡早起、儀容端莊、說好聽話、養成固定良好的工作習慣、提升專業能有力、凡事皆緊張、增進表達與溝通能力、適時表現自己、把握及創造機會、開心心想事成。
再談修身:
1.反省與面對、2.角色、3.約束(付出、學習、休息)、4.規矩=禮=約束自己
再談規矩:
有信用:誠信很重要!自己對於工作的承諾,要努力達成。當我們還沒成功,還比不上別人時,就要多準備。(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有規矩:規定自己每天固定要做的事,養成固定的習慣。Ex.記帳、讀書報時事、維持同事與客戶關係(微笑、主動打招呼)、閱讀與工作相關的書藉等。
今日事今日畢:行事有計劃,隨時寫筆記。(長長的記憶不如一枝短短的筆)
不二過:對上、對下、對同事、對客戶、對事情、對自己,不犯同樣重複的錯。(反省→思考→改進)
(與成功有約:史蒂芬.柯維)提出七大準則:
1.
對現實環境主動積極的回應,才是真正對生命負責的人。
2.
鎖定生命的座標,凝聚向前的力量,全力以赴。
3.
忙得有意義,辨別事情輕重緩急,要事第一為個人管理之鑰。
4.
事情並不是只有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有贏家的雙贏思維。
5.
聆聽與表達同樣重要,雙向傳播的聆聽者,才是溝通高手。
6.
惟有合作才能統合綜效,激發潛能,面對挑戰毫不畏懼。
7.
嚴格要求自己,掌握不斷更新的成長原則。
這七大準則鼓勵讀者探索自我,從培養內在修為,激發改變外在行為的力量,進而創造全面成功的人生。而其中的深沈本質,正是人類「從依賴到獨立,又從獨立到互賴」的心靈成長歷程。
例如:
現在是一個媽媽的角色,隨著孩子成長,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要如何面對並且從中學習呢?
大部份父母的煩惱,來自對孩子的期望!正當青少年叛逆期的男孩,有自己的想法,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要跟著孩子成長而有所改變。有能力、有權力的人,就有改變的責任。在公司某個部門裡、在家裡,我的權力最大,所以要求別人之前,先要求自己。既要盯人,又要保持距離;既要要求,又要鼓勵;這是挑戰也是學習。如果眼裡看到的都是他們(部屬或孩子)做不好的地方,只有兩種方式:一是我跳下去做;二是不斷地指責。但這兩種方法都應該都會讓人發瘋吧!
孩子爭不爭氣,不急在這一時,幾年後再去回看,會發現一點也不重要,如果母親對孩子的愛與期望是一種壓力(與其他母親競爭),孩子便會漸漸疏離,敬而遠之。
好朋友說:
切勿用『自以為是』來判斷任何事情!
因為你並不知道他們發生了什麼事,經歷了什麼困難,又是怎麼渡過
有時我們面對問題,不需急著去面對解決,先冷靜與等待也是不錯的方法,等待一個契機、等待我們自己擁有力量、或接受的勇氣、或處理的智慧。我們愛孩子,不是因為他們的表現,而只是因為他們是我的孩子。
仔細想想我們是要一個平庸、快樂、只能養活自己、朝九晚五、普普通通的孩子;還是要一個每天必須靠藥物才能入睡的優秀青年!(與孩子的關係重要?還是跟別人競爭重要!)
職場上人脈就是錢脈,先處理好與人的關係,便好做事。(治國)
如何與人建立良好關係?
1.主動示好(非物質形式)
2.細心觀察(尤其小地方)
3.投其所好(子彈要打到目標)
(給人家不要的,自己辛苦沒人感謝,還換來別人的壓力與距離)
傻蛋一個(雙輸行為)
在職場上,專業上競爭是好的,只要健康承受得住。但在人與人的關係上競爭,尤其是母親,肯定是輸的。母親與其他母親的競爭對我們的影響有嫉妒、對自己的不安、人際關係變質。(媽媽必修的不完美學分:梅格.米克)為人父母要努力的方向是~肯定自己的價值&愛不完美的自己,建議方法如下:
1.
放下對孩子的期望&擔憂,單純的陪伴&付出關愛。
(母親的讚美與鼓勵,是孩子安心、自信的來源)
(真正的安全感來自與人的關係,尤其是那些不會離開你的人)
2.
於下與他母親的競爭,我的生活是完整而圓滿的,我的孩子也是。
(人需要有信仰,信仰不同於宗教,信仰跟宗教無關)
(信仰讓我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最適合的安排,萬一不盡人意,裡頭就是我們要學習的人生課題)
3
把孩子的缺點縮小,優點放大。
(母親的讚美與鼓勵,是孩子安心、自信的來源)
(母親的陪伴與喜歡,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減少焦慮)
4.
學習放鬆自己,讓自己開心。
(母親越樂觀、自我感覺越好,親子關係就會越好)
(傳承給孩子的是人格,不是股票或房產,將人格中最好的部份,不斷在孩子面前展現)
研究顯示:青少年與父母皆認為陪伴時間不夠。
5.
如何讓孩子、丈夫、工作夥伴去做一些我們想要他做的事?
(不斷的給他們掌聲!)
例如:
本身個性很膽怯,或是很猶豫不決,想要克服這些習性缺點,這就是挑戰,要如何面對並且改進呢?
為什麼你就是「做不了決定」?什麼事會讓你做不了決定?煩惱午餐要吃什麼?煩惱該不該換工作?煩惱到底要不要接受別人的邀約?
(別再為做不了決定抓狂:齋藤茂太)
先認識自己(檢測自己是屬於哪一種「做不了決定」的類型)
你是四處尋找解答的「拖拖拉拉型」?
依賴成性的「軟弱無力型」?
缺乏目標的「飄忽不定型」?
害怕風險的「恐懼不安型」?
不懂得割捨的「磨磨蹭蹭型」?
「難以選擇」+「難以割捨」=「做不了決定!」
所謂的「決定」,就是你要「選擇」什麼,同時又必須「割捨」什麼。
只要能快速做決定,你就能快速擺脫煩惱!
(想要與能不能之間的距離有多大、喜不喜歡與願不願意之間的障礙有多大、放手一搏成功的機會有多大、最壞的打算與底限在哪裡?沒有做會不會後悔?)
跨出成功的第一步,立即給自己大大的鼓勵,自己是最好的啦啦隊!
要有好朋友(傾聽、建議、支持)。
男人自信的來源:有錢、有情、有學問。(錢財、人才、奴才)
女人自信的來源:有幸福和樂的家庭、與子女有良好關係、健康與美麗。
結語:
誰都想自在快樂的過生活!但人生就像下棋,真正的對手不是別人、不是環境、更不是源源不絕的欲望,對手永遠只有一個~我們自己。
人生沒有絕對的路數,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比別人更認識自己。
不一直忙著蒐集別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我們便能學會自我檢視,學會割捨,進而決定自己要過什麼樣的人生,在不斷超越自己的過程中,尋得內心的自在與快樂。建議方法:
養成獨處的習慣,找個喜歡的地方,找個空檔時間,時間不需要長,什麼都不要想,公事、家事、煩心事,通通先擱著10分鐘後再說再想。
有了獨處的片段時間,清空心靈的場地,開始堆放一些正面、開心、感動的事在裡面。
不間斷的練習,進而每天有個固定屬於自己的獨處時間,這個心靈補給站,將會帶給我們無法想像的勇氣與力量。
先知道自己的角色,才能知道要面對的挑戰,以及該學習的地方有哪些;經由認識自己不斷的提升自己,是我們每一個人終身的挑戰與學習。
陳大哥補充資料:「借腦用腦,一世不煩惱」、「借力使力,一生不費力」,面對人生的挑戰,首先要瞭解自己的性格,瞭解家庭(父母親人婚姻)及工作生活環境,開發可用資源,汲取他人經驗及運用全體智慧,並學會審時度勢,在各種角色中變新思維觀念,才能發揮應變能力;在學習中變化,在變化中學習,尋求事半功倍機會,達成自己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