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8台北開示內文~~約束 代口珊如老師
約束是最難做到的,聽了那麼多的道理,都是叫我們要去把道理作出來,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先將自己做好,如何能把自己做好?就是要約束自己去做到,要做到什麼呢?要做到作息飲食正常,要將男女特質做出來,但往往都是三分鐘熱度,執行力不足。
以前因為佛祖們慈悲,當我們做不到約束自己時,道理就做不足,不足因果就來討,當因果來討時,我們就是求助於佛祖、抱佛祖的大腿,佛祖只好先擔起因果,讓我們慢慢做道理去還。但是人性阿!常常沒有危機意識的時候,就忘記自己答應要做的事情,迷戀於燈紅酒綠的紅塵,於是又累積了因果,於是又去求神拜佛懺悔不已,佛祖們又心軟,又幫大家擔了,一直這樣循環著。
因為佛祖的慈悲,人們卻讓佛祖陷於不義之中,因為人性貪婪,不知感恩,有求時都滿口答應,但是一轉過身都忘記承諾,累世以來一直如此,因為這一世沒做完,下一世繼續,但這一世所欠的因果又累積到下一世….. 這就是舊法。
舊法是佛祖們先擔了因果,給了我們方便門,因為沒有因果來討,沒有病痛沒有感覺,所以道理都做不足,都是因為沒有好好約束自己。因為佛祖們實在擔的太多了,彌勒師父認為:回到原點吧!重新由天道做起!
佛祖們用盡方法就是要我們做好道理,但是我們太沈迷於安樂了,那就重新開始,上面教導我們很多方法,那就自己找方法做,做道理的因果就不能靠近,換個方式讓大家學習如何做道理,而沒做道理的,因果自然會靠近,自己也會有所警覺。
於是現在的我們在紅塵中,不斷的聽道理、找方法去過生活,師父說:修身除了反省之外約束很重要,我們要如何約束自己?
˙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任何事情都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都要在道理之上。
論語裡面有提到~不合禮的事,不要看、不要做。不合禮的話,不要聽、不要說。用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要發乎情止乎禮。
˙對生活作息要有計畫---為自己訂定時間表,包含幾點起床、幾點做家事、甚至於幾點要洗澡都要有規律,用時間來約束自己去做到。當一個人的生活作息規律養成之後,對於任何事情的執行力才會更持久。習慣是需要培養的,當你有良好的習慣,就不會覺得約束是很困難的行為。
˙每日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可以是看完一本書,說好聽話,充滿正念等等。例如今天要貫徹溫柔婉約,不論是去上班還是逛街,遇到任何人都要當作練習的對象。要讓自己在生活中習慣去做到男女特質,要告訴自己不論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做到。
可能今天老公心情不好亂發脾氣,要怎對他溫柔婉約?那就搬出和善的態度吧!用冷靜去平息他的怒氣,上課學到的方法很多,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每天約束自己達到目標,做久了習慣就成自然了。
約束給人的感覺很嚴肅,其實約束只是要我們養成好的習慣。一開始做不到灑掃進退該怎辦?訂立目標約束自己去做到,當你做久了之後就會變成習慣,而不是感覺受到約束而去做,完全是由自己的心境去感受約束這個字眼。
有些人認為約束是被束縛、被管理,有些人認為約束是鞭策、推動,完全都是因個人想法而去感受,當你有正面思考時就不會覺得約束是痛苦的,反而可以讓他變成推動你進步的力量。
約束說穿了不就是自我管理嗎?在基本的生活上,我們能自我管理得很好,正常吃飯、正常穿衣。這世界上還有許多人無法作基本的自我管理,身體有殘缺的人不是比我們更辛苦的在做嗎?甚至作的比我們好。做了之後得到圓滿的是自己,獲得救贖的也是自己,請問我們還有啥好抱怨的呢?
師父說:說的這麼多道理、說了這麼多的方法和權謀,真的用在生活上的人有多少?遇到事情常常就性格最大,完全忘記上面所教的方法,請問這樣聽道理有用嗎?佛祖們苦口婆心的說,而人們卻放不下面子去做,這一世有機會學方法去解因果為何還不做?來世喝了那碗湯之後,未必有機會可以再學習到方法,請問你們要來幾世?難道就一直沈迷於紅塵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