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要道章第十二
【章旨】這一章書,是孔子就首章所講的要道二字,加以具體說明。使天下後世的為首長者,確知要道的法則可貴,實行以後,有多大的效果。列為十二章。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老君說:如何做出孝經的道理呢?就是和人相處要和善.那什麼又是和善呢?和善就是關心和付出.當你關心他人時對人付出幫助,這就是和善.讓這樣的對人態度普遍化.人和人之間相處和善的對待.大家都如此.就會形成一個有規距有禮的習慣.當我們把禮當成一個和人相處的態度.而另一個良好的態度又會形成.
【白話】孔子說:「治國平天下的大道,應以救化為先。教民相親相愛,莫有比孝道再好的了。教民恭敬和順,莫有比悌道更好的了,要想轉移社會風氣,改變民聞習俗,莫有比音樂更好的了。要想安定長官的身心,治理一國的人民,莫有比禮法再好的了。」
「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老君說:一個人對人有禮的態度.就會讓人覺得是受尊敬的.而這樣的態度對待父母,子女.兄弟.長官.朋友.每一個都會開心的往來,這就是一個行孝道最基本的態度.
【白話】「以上所講的孝、悌、樂、禮、四項,都是教化民眾的最好方法。但孝是根本,禮是外表,禮的本質,卻是一個敬字,因此,如果一個元首,能恭敬他人的父親,那他的兒女,一定是很喜悅的。敬他人的兄長,那他的弟弟一定很喜悅的,敬他人的長官,那他的部下和老百姓。也是很喜悅的。這一個敬字,只是敬一個人,而喜悅的人,何止千萬人呢?所敬者,只是父、兄、長官,而喜悅的,就是、子弟、部屬、大多數的人。所守者約,而影響甚廣,豈不是要道嗎?」
【釋義】本章共分兩段。第一段,是指出要道具體的實行方法。第二段,說明要道守約施博的實行效驗。作為長官致敬悅氏的原理原則。辦理政治之力行寶典。負責國家政治的人,應熟讀玩味。
【章旨】這一章書的意思,是把至德的義意,扼要的提出來,使執政的人,知道至德是怎樣的實行。上章是說致敬可以悅民,本章是說教民所以致敬。故列於廣要道章之後。為十三章。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老君說:我們往往覺得行孝道只是孝順父母.事實上.孝道是一個態度.他不只是對父母對家人.而是對待每一個人.換言之.如果我們把對待自己父母和子女去對待每一個.那天下的人都會尊敬你.另一個道理就是義.
所以行孝道並不是只是孝而已.從一個孝的態度.可以延伸出敬.禮.善.義的道理.
【白話】孔子為曾子特別解釋說:「執掌政治的君子,教民行孝道,並非是親自到人家家裏去教,也並非日日見面去教。這裏有一個根本的道理。例如以孝教民,使天下之為人子的,都知盡事父之道,那就等於敬天下之為父親的人了。以悌教民,使天下之為人弟的,都知盡事兄之道,那就等於敬天下之為人兄的人了。以部屬的道理教人,那就等於敬天下之做長官的人了。」
「《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老君說:一個君子必是一個孝的人.因他同時包含了這麼多的道理在走紅塵.任誰都會相信他.當一個君子,他具備了孝. 敬.禮.善.義的行為時.同樣的不論在上位者.或居下者也會信任他.而行孝的人.又多了一個道理就是信.
【白話】孔子引述詩經大雅篇洞酌章的這兩句話說:「一個執政的君子。他的態度,常是和平快樂,他的德行,常是平易近人,這樣他就像民眾的父母一樣。」孔子引此詩的意思,就是說:沒有崇高至上的一種大德,怎麼能順其民心到這種偉大的程度?
【釋義】本章共分兩段。首段,道出廣至德的本義。末段,引詩證明言非虛說。按這一章的意思,就是希望執政的人,實行至德的教化,感人最深。推行政治也較容易。執政的,若能利用民眾自然之天性,施行教化,不但人民愛之如父母,而且一切的政教設施,都容易實行。
【章旨】孔子既把至德要道,分別講解得清清楚楚。又把移孝作忠,揚名顯親的辦法,具體的提出來,以告訴曾子。列為十四章。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老君說:當一個行孝道的人他具備了敬.禮.善.義.信時.其基本的高尚人格是可以成大事.足以替天下人做事.當一個人替天下人做事時.他又行了一個忠的道理.
過去.忠這個道理指的是對君王對國家.如今是一個大同的世界.而忠這個道理.老君認為是對自己的忠.忠於自己的高尚人格.堅持自己的道理.就是現代的忠.
【白話】孔子說:「君子能孝親,必具愛敬之誠,以愛敬之誠,移作事君,必能忠於事君。他能敬兄,必具和悅態度。以和悅態度移於事長。必能順於長官。處家過日子,都能處理得有條有理,他的治事本能一定很有辦法,如移作處理公務,必能辦得頭頭是道。所以說:一個人的行為,能成功於家庭之內,這樣由內到外,替國家辦事,不但做官的聲譽顯耀於一時,而且忠孝之名,將永遠留傳於後世。」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首段,說明移孝可以作忠。二段,說明移悌可以事長。三段,說明能治家,必能治國。四段,就明孝道,是由內達外,由近及遠,由現在到將來,德行成立於現在,名譽永垂於久遠。按這一章所講的意思,就是教人立德,立功,愛護名譽。把忠孝大道,都能推行到極點,西諺說:「名譽是第二生命。」我國古代聖賢所講的名譽,首重德行。德為名之實,無實之名,君子以為可恥。不像西人所講的名譽。專重名譽了。所以有名譽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必定有名譽。德是根本。名是果實。
【章旨】這一章書,是講明為臣子的,不可不諫諍君親。君親有了過失,為臣子的,就應當立行諫諍,以免陷君親於不義。孔子因曾子之問,特別發揮諫諍之重要性。列為十五章。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老君:孝道不單單只是對父母的態度.而是對敬.禮.善.義.信.忠的態度.所以孝這個道理是人道也是天道.
【白話】曾子因孔子講過的各種孝道,就是沒有講到父親有過,應該怎樣辦?所以問說:「從前講的那些慈愛恭敬安親揚名的教訓。我都聽懂了。還有一樁事,我是不大明白的,因此大膽的問:為人子的做到不違背父親的命令,一切聽從父親的命令,是不是可以算為孝子呢?」孔子聽了曾子的這一問題,就驚嘆的說道:這是甚麼話呢?這是甚麼話呢?
「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老君說:懂孝的道理的人越來越少.而做出孝的道理是更少.所以除了子女不知如何行孝.連父母也不知孝的道理.如此長久累百世以來.孝道中包含的敬.禮.善.義.信.忠已沒有多少人可以完全的做到.這樣會形成個沒有道理的社會人群.既然是一個沒有道理的社會.上下.父母.子女就都不懂得敬.禮.善.義.信.忠.而父母又怎麼可能會有良好的行為讓子女遵行.
因此.現在很多做父母的自己的行為不良又要兒女聽從他的話.這造成有心想要行孝道的人不知如何行孝道.過去曾經有句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在現在沒有天道的社會下.這句話需改成「天下已有不是的父母」有的父母自己貪一些壞的習性.賭.色.懶.氣.而在兒女成長階段沒有教導兒女.到老時再找兒女奉養.父母會如此.形成的因素除了不知不覺不讀道理.還有就是社會的不安造成父母也沒有環境學習道理.兒女只好從外人來學習道理.從學校來學習道理.但是當父母老了.也不願也沒有力氣去學習道理時.反過來就要由兒女來教導父母的道理
道理總是要有人教.道理才會生生不息的一直走下去.現今的社會就要誰導道理誰來教道理.讓社會的和善慢慢的找回來.
有人問:如果父母不是.做兒女的又該如何呢
老君只能說:當你在行孝的道理時.眾神佛護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白話】孔子給曾子詳加解釋說,父親的命令,不但不能隨便聽從,而且還要斟酌其命令,是否可行。例如上古的時候,天子為一國的元首,一日二日萬幾之事,元首如有善行,則億兆人民蒙福。元首如有過失,則全民受禍。假若有七位敢於直言諫諍的部屬。那天子雖然偶有差錯,跡近無道,因有七位賢臣諫諍,時進忠言,勇於匡救,就不會失掉天下。諸侯若有五位諫諍的部屬。改正錯誤。格其非心,雖無道,也不會失掉他的國。大夫是有家者,如果有三個諫諍的部屬,那他雖然間有差誤,這三位部屬,早晚箴規,陳說可否,也不會失掉他的家。為士的,雖是最小的官員,無部下可言。假若有諫諍的幾位朋友,對他忠告善導,規過勸善,那他的行為,自能免於錯誤,而美好的名譽,就集中在他的身上了。為父親的,若果有明禮達義的兒女,常常諫諍他。救正他,那他不會做錯事的,自然也就不陷於不義了。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老君說:所以當我們碰到父母對我們做出不好的事情時.除了先想想自己是不是道理都懂了.不要只是想孝怎麼做.而是先要想想敬.禮.善.義.信.忠這個道理怎麼做.讓父母看到我們的行為是高尚的.進而影響父母的行為
【白話】無論君臣與父子,都是休戚相關的。所以遇見了不應當做的事,為子女的,不可不向父親婉言諫諍。為部屬的,不可不向長官直言諫諍。為臣子的,應當陳明是非利害,明切勸告。父親不從,為子女的,應當婉言幾諫,即如觸怒被打,亦不怨恨。君如不從,為部屬的,還當極諫,即如觸怒受處,在所不惜,所以臣子遇見君父不應當作的事情,必須立即諫諍。彼若為人子的,不管父親的命令是否合宜,一味聽從,那就陷親於不義,怎麼還能算他是個孝子呢?
【釋義】按前數章所講的,盡是愛敬及安親之事。對於規勸之道,未曾提及,本章,就諫諍一事,專題論列,共分三段。首段,因曾子發問,而引起孔子的驚嘆,二段,是孔子舉例說明諫諍之重要性。不但諫諍對於君父朋友的道德行為有關,且對於天下國家社會人心之影響亦大。三段,重說:「從父之令又焉得謂孝乎」一詞,是重複慨嘆,以提醒世人不要輕視本章諫諍之意,細按這一章,有雙重意思,一面對於被諫諍的君父及友朋的一種警告說:接受諫諍,不但對於本身的過失有所改正,且對於天下國家,將有重大的影響,使他知道警惕。一面對諫諍者的臣子及友人一種啟示。既要事君盡忠,事父盡孝,對朋友盡信義,若見善不勸,見過不規,則陷君父朋友於不義,以至於遭受不測的後果,那忠孝信義,就化歸烏有了。
【章旨】這一章書的意思,是說明孝悌之道,不但可以感人,而且可以感動天地神明。中國古代哲學,即是天人合一,故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人為父母所生,即天地所生,所以說有感即有應。以證明孝悌之道無所不通的意思。故列於十六章。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老君說:只是我們能行敬.禮.善.義.信.忠的道理.就算是無法對父母親行孝,都是做到孝經的道理.
【白話】孔子:「上古的聖 明之 君,父天母地。所以對於天地父母,是同樣的看待。如事父孝,那就是效法天的光明。事母孝,那就是效法地的明察。推孝為悌,宗族長幼,都順於禮,故上下的大小官員和老百姓,都被感化而能自治。照這樣的一切順序,人道已盡到好處了,人君如能效法天明,那天時自順,效法地察,那地道自審,這樣以來,神明自然就會彰顯護佑。
「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老君說:不論你是高位或者是平民百姓.都要謹言慎行.除此除了自己能行孝經的道理.對父母對兄弟對朋友都要影響他們行孝的道理.
現在很多人因不想惹麻煩.就算是看到父母不慈.子女不孝.也不會出來規勸.而造成更多的人不明白道理.而這樣的行為違反了忠和義.忠是忠於自己高尚的行為.而義就是行動力.
簡單的說.孝經的道理不是只有孝的道理.不是只有對自己的父母而已.他是包含了行動力.對自己做對的事.也對別人做對的事.
【白話】所以說天子的地位,就算最崇高的了。但是還有比他更高的,這就是說:還有父親的緣故。天子是全民的領袖,誰能先於他呢?但是還有比他更先的,這就是說:還有兄長的緣故。照這樣的關係看來,天子不但不自以為尊,還要尊其父。不但不自以為先,還要先其兄。由是伯、叔、兄、弟,都是祖先的後代。必能推其愛敬之心,以禮對待。並追及其祖先,設立宗廟祭祀,以致其愛敬之誠,這是孝的推廣,不忘親族之意,對於祖先,也算盡其愛敬之誠。但是自身的行為,稍有差錯,就要辱及祖先。所以修持其本身之道德,謹慎其作事之行為,而不敢有一點怠忽之處,恐怕萬一有了差錯,就會遺留祖宗親族之羞。至於本身道德無缺,人格高尚,到了宗廟致敬祖先,那祖先都是高興的來享,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那鬼神之德,於是乎顯著多多。聖 明之 君,以孝感通神明,甚麼能大過他呢?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
老君說:一個人忠於自己高尚的行為.連神佛都會敬他三分.現在的人很喜歡算命.通靈….問一些想要知道自己的未來.
老君說:無需無需.只要好好的行孝經中的道理.就可以通行無阻
【白話】由以上的道理看來,孝悌之道,若果做到了至極的程度,就可以與天地鬼神相通,天人成了一體,互為感應,德教自然光顯於四境之外,遠近幽明,無所不通。照這樣的治理天下,自然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了。
「《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老君說:說來容易的道理.但要身体力行是件不容易的事
老君說:當我們要行道理之前.除了行道理的智慧.還要明白行道理的對像.要注意其年紀.成長環境.文代等.才可以使道理行的圓滿.
【白話】孔子引詩經大雅篇文王有聲章的這一段話說:「天下雖大,四海雖廣,但是人的心理,是一樣的。所以文王的教化,廣被四海,只要受到文王教化的臣民,地域不分東西南北,沒有思慮而不心悅誠服的,這樣可以證明盛德感化之深無所不通的意思。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首段,說明孝悌感通天地。二段,說明孝悌感通鬼神。三段,說明孝悌之至,遠近幽明,無所不通。四段,引詩作證。以證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下之大,無所往而不通的意思。
【章旨】這一章書的意思,是說明中於事君的道理。為人子女的,始於事親,是孝的小部份,中於事君,就是在於能為國家辦事,為全民服務,這是孝的大部份。所以孔子特別把事君,列於十七章。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老君說:在還不懂孝經的道理.而沒做孝經的道理.是不知不覺.而不知不覺的人是一個智慧而開啟的人
而看了孝經的道理而未行孝經的道理是後知後覺.這表示要思考立即改善自己去行孝經的道理
先知先覺者是明白孝經的道理也身体力行的人.未來一定是成大事就大業的人
老君說:一個人要成功需要有良好的態度.比別人堅持道理的態度.就是一個成大事就大業的人.
當一個人在一生中能成大事.立大業.就會完成孝經中的「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白話】孔子說:「凡是有德有位的君子,他的事奉長官,有特別的優點。進前見君,他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計劃方略,全盤貢獻。必思慮以盡其忠誠之心。既見而退了下來,他就檢討他的工作,是否有未盡到責任?他的言行,是否有了過失?必殫思竭慮來彌補他的過錯。至於長官,有了美好的德行和善事,在事前就鼓勵獎助,進行時,就悅意服從。如果長官有了未善之處,在事前預為匡正。既成事實,就設法補救。總之為部屬的事奉長官,以能陳善閉邪,防患未然,乃為上策。若用犯顏諫諍,盡命守死為忠,不若防微杜漸於未然之為有益。為人部屬的,如能照這樣的事上,長官自然洞察忠誠,以義待下,所謂君臣同德,上下一氣,猶如元首和四肢百骸一體,君享其安樂,臣獲得尊榮,上下自能相親相愛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