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4新竹開示內文 放下與得到 珊如老師代口
放下是因為得到圓滿而放下才不會有怨氣,才是真正的放下。
當你面對過去的事情可以毫無情緒的敘述,把它當作一個經驗的學習,那才是放下。
我們都知道要放下之後才能得到~
人往往只想要得到,卻往往得不到而生氣、埋怨,但試問自己有反過頭來反省為何得不到嗎?很少,人們總是習慣把得不到的原因怪罪在別人身上,都是別人讓你得不到的,若是這樣你永遠還是得不到。
當你得不到財時,就要反過去問自己,我放不下什麼讓我得不到呢?
是面子?是脾氣?是不夠專業?是????要這樣反向思考去找出真正的問題在哪。
經過上課的一些討論中我們知道付出越多越難放下,其實越在乎的也是越難放下,這些都是需要自己去找到可以讓自己釋懷的理由及念頭,也許是書本上,也許是別人的經驗談,也許由別人身上可以找到,學習是很寬廣的,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在於自己有沒有辦法轉念,轉念只在一秒鐘而已。
舉例我的一位朋友:
她在年輕時為了原生家庭放棄學業,照顧弟妹,但是總是被欺負與受委屈,於是他決定要逃離這個家庭,但是要怎逃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嫁人。於是乎她嫁給了她的先生,心裡盤算著一星期後就要逃跑,但是萬萬沒想到她竟然懷孕了,於是她那原始的柔弱個性又讓她留了下來。
但是她還是怨,這家庭不是她想要的,這先生也不是她想要的,所有劇本都不是照她想要的進行,跟原生家庭之間還是不斷的牽扯與放不下,她都覺得她自己快活不下去了。
但是她已經六十幾歲了,我們都清楚知道只能勸她放下,但是都累積這麼多年了,怨氣無法一時可以化解的,只能多聽聽她講,慢慢勸她。
前陣子跟她聊天發現她放下了,她竟然要跑去參加兩日遊的活動,還說我們要找她的話前一天跟她說她一定到,原本放不開走不出的人為何有這樣大的變化?
她告訴我,她女兒時時勸她多出去走走學東西她也不理,但是有一天小孩拿了一本書給她看,內容是在說一位九十幾歲的先生到處遊玩的故事,這本書讓她找到了她可以放下的開關,於是她走出她的小世界,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與開心的人生。
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去找尋自己如何做到放下的開關,觀音說過,放下有兩點,一是離開。
當我們在這環境下還是做不到,那就離開換環境吧!也許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能讓你遠離那不好的氛圍,讓自己重生。
二是提升自己。
提升自己的能力與專業,才能離你自己的目標更近,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增進自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