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姵璇志工老師講心經 (由志工小優做文字整理)

紅塵是一個試場。觀音掌紅塵,為什麼是觀音掌紅塵,是因為觀音曾經在紅塵修練過,通過這個考試。心經就是衪集大成,走紅塵的方法及過程。
我們要如何過紅塵?在紅塵中情財圓滿,這個方法就是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也是心自在菩薩。
心要怎麼自在?紅塵講情財圓滿,但要如何圓滿?無所求而做才會圓滿,無所求而做才會自在。自在就是隨心所欲,或境隨心轉。當心是正念時,身旁的磁場就是好的。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講的就是過紅塵。
般若般羅蜜多時:指的是紅塵=試場=苦。雖然每個人來紅塵,都要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每個人要做的細項都不一樣。有人五倫關係都要做,有人只要做三項,有人好做,有人不好做,這都跟我們累世做的功課有關。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真正面對自己,去完成自己的角色。
Q:如何在紅塵的苦中求開心?那就要找方法。
例如:要減重很痛苦,所以看購物頻道找方法,讓自己開心。

五蘊: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的心念,起心動念,我們的想法,做法及感覺。紅塵中有人找方法,有人不找方法;有人找到方法,但不會用,或有人亂用方法,但其實這些都是過程。當我們有了這些過程,就知道該怎麼樣去做,或有了這些經驗,可以告訴別人該怎麼去做,因為這是我們走過的路。所以我們要有過這五蘊的經驗,才能度一切苦厄,才能去引導別人。
度一切苦厄:菩堤有三,1.把自己做好 2.敎人智慧 3.發大願。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通達著稱,這是對佛陀而言。但在八方,舍利子是指的志工及志工老師。因為我們有好的因緣,才會接觸到八方,接受師父們的智慧。那要我們做什麼?就是要做後面這些話,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不異」就是「等於,相同」的意思。色就等於是空,空就等於是色。色是指貪念。貪情、貪財、貪道理,貪成就,貪聽好聽話..。我們怎樣在紅塵中,做到貪與不貪,那就要先知道自己在貪什麼,才能去調整自己做到剛剛好,或做到不貪。
Q:自己在紅塵中貪什麼?
怎樣做到不貪?就是要無所求而做。就是要做人要沒感覺,做事有感覺。而我們常常會做顛倒。
感覺太多,常常是自己想像太多,覺得很多事是自己沒有辦法做的,或自己產生很多感覺,就不去做自己應該要去做的事。
例如在講課時,害怕講得不好,講錯,感覺太多。但其實必須要不害怕,才能講對,或要不害怕,才能去驗證。所以要放下自己的身段,放下自己的驕傲,沒感覺去做。
做事有感覺,就是指講課時,就要把課程內容準備好,把師父們要傳達的智慧講出來,跟學生做好互動。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講得也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貪念,要如何去除這個貪念,是每個人都要去做到的。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舍利子是指志工及志工老師。我們都只是演繹八方道理的棋子,只是角色不同,演藝的方法不同,沒有所謂大小或高低,都是平等的。所以才說做人要沒感覺,沒感覺這個紅塵才會好走,不會那麼痛苦。志工們要團結,互相努力,去分享,提點對方問題在哪裡。
不生不滅:講的是因果輪廻,因為我們都會貪,這個貪會存在我們的潛意識,跟著輪廻不斷的走,而成為因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特訓,要解因果的原因。解因果後去改變固執的心,改變我們的習慣和觀念。
不垢不淨:講的是我們的心念,魔佛一念間,可以利己,也可以利他。佛可以是魔,魔也可以是佛。都在我們的心念之間,看我們對事情的角度怎麼去切。
不增不減:講的是計較,當你在增減時,就表示你在計較。例如在工作上,領一樣的薪水,覺得我做得比較多,他做的比較少,這就是計較。
我們要學習在紅塵中,少一點計較,多一點付出。所以在五倫關係上,或在八方的志工、志工老師,都不要去計較誰做多做少,只要都是為了圓滿事情的目的,都應該去做。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是故空中無色:如何看待自己的心念,看到的不見得是真相,不要被肉眼困住。
我們是不是被舊有的主見侷限了自己,困住自己的心。所謂的色,代表在紅塵中的心念,心念可以是一個點,一個線,一個面,可以大可以小,可以有,可以無。
今天志工們在代口下聽觀音佛祖的開示,但因為代口會受限,代口內容無法百分之百正確。而每位聽的人對於佛法的感受不同,但是千萬不要被道理挷住了,真正的道理是要去吸收,去發問,不要誤會了道理,不停的把道理傳下去,就會演變成現在佛法很多,經典很多,但真正懂得佛法,懂得佛祖要告訴我們道理的人很少,以致於造成佛法經典的迷失,慢慢也造成眾生的愚痴。
Q:你們是如何看待自己來到八方?你們的心念是什麼?
紅塵苦,大家都跌跌撞撞的想找到一個答案。既然來到這邊,要改變都是很痛苦的,或有惰性,或自我主觀意識很強。
但觀音佛祖要大家不要忘記,當初為何而來。雖然現在我們在演繹道理,但有一天我們懂了,了解了,就可以把這個道理告訴別人,因為唯有親身經驗,才能有同理心的告訴及分享給別人。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觀音說,你相信你眼中所看到的嗎?很多我們看到都是表相,佛祖可以美,可以醜,佛可以是魔,魔也可以是佛,所以不要被肉眼所困住了,不要被表相給困住了,更重要的是不要被自己的心困住了。一顆被困住的心是不自在的,不被困住的心是自由自在的,自在的心是沒有煩惱,是無所求而能隨心所欲。
自在,可以說是做人沒感覺,做事有感覺。
自在:自己在,就是角色的問題。知道自己在什麼角色,做好那個角色該做的事情,不會做過頭或做不及,就不會罣礙,那就會自在。

Q:如何學習八方的道理,又不被這些道理所框住?
學習了道理,要有開放的心,就不會被道理框住。
道理只要學通透了,就不會有被框住的問題。
沒有什麼學道理的問題,知道了就去做,做了就會了解,了解就放下。
放下就不會想要去擁有,當你沒有想要去擁有時,你就擁有全部。
當你想要去利他時,就不會有被框住的感覺。
當自己我執重時,才會有被道理框住的感覺。
如果你是為了道理去做道理,那一定一天到晚被框住。如果為了本來就應該做,沒有什麼道理不道理的,這些本來就是我應該去做,你就不會被框住。
就像志工老師,學習了道理,不管身處在什麼地方,在生活,工作上,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把自己所學的傳遞出去,幫助別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不是只侷限在八方,侷限在自己的學生,這樣就不會被道理框住,要像心經說的,沒有分別心。

每個人都有佛心,都有本心。只是在紅塵考驗太多太多了,只要不過關,大家就會把外衣披在身上,最後都看不到自己的本心。為什麼說在八方要做傳承,就是經由自己脫掉表相的過程,找到我們自己的本心,進而去告訴別人,他們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本心。當找到自己的本心,你就會自在。當紅塵中有愈來愈多的人自在,那紅塵就會愈來愈好。
不管是佛教或基督教,所有的宗教都是在傳遞善知識,即便是佛教也有很多法門。所以不要被道理框住,宗教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只是每個靈不同,屬性會不同,就像每個人來八方的原因不同,但最終都是想知道紅塵怎麼過,怎麼好過。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只要道理是真切的,正確的,正直的,正義的。不管是不是佛祖說的,都應該好好去做,奉為圭臬。就像我們若做不了大傳承,做小傳承也是可以的。因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從一個人開始,二個人是一條線,三個人形成一個面,都是從一個人開始的。

Q:分享自己的座右銘。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你怕死嗎?還是你怕老?
其實老跟死都是自然的規則,既然有老和死,就有生跟長,那其實就等於是沒有老和死。我們在紅塵中,人的生命就消失了,就是減少,可是是真的減少嗎?其實不是,只是換到另一個空間去。可能回天了,天上就多一個。那也可能紅塵減少了,地府就增加了。所以並沒有真正的死去,失去,我們不必害怕。只是在不同空間,我們不要因為失去而感傷,不要因為沒有而難過。其實我們從來沒有失去過,也沒有真正擁有過,尤其是在"情"這一塊。我們不必因為失去而難過,因為得到而開心,因為我們根本未曾真正擁有過。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眾生都想吃甜美的果實,都喜歡輕鬆的,開心的,安逸的。但因為人性是懶散的,墮落的,所以真正的學習,並不是在安逸中,輕鬆中的,真正的學習是在苦難中,磨難中,困苦中才能明白。紅塵中大家在求情財,但求情財大家是開心的嗎?其實大家的情財都是在痛苦中求的。因為情財是在痛苦中求的,必須要辛勞的,辛苦的,必須流下汗水、掙扎,去嚐過苦你才會知道什麼是甜美的。所以觀音說,紅塵是苦的,尤其是在求情財,因為每個人都要去做。但其實去做是一件很苦的事,因為要做,就要被約束。但約束自己是很難的,所以紅塵是苦的。但苦要不要做?要做。因為紅塵是試場,是來考試的。所以我們都必須要經過痛苦,才會知道甜美是什麼。
聽了那麼多的道理,應該更能夠通透跟了解紅塵該怎麼去走,通透了就應該會很有智慧。但是因為我們在這裡,得到了智慧,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容易犯了一個驕傲,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但其實我們沒有跟別人不一樣,我們還是要認真,腳踏實地的去做,去感受,跟每個人一樣去經歷紅塵的過程,在紅塵之中去呼吸去感受,去笑,去淚。道理聽完了,重點在去通透這些道理,怎麼去做這些道理。

心經的道理就是到這裡,後面都是後人加上去的,是在讚揚心經的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歡喜八方心靈協會 的頭像
    歡喜八方心靈協會

    台灣歡喜八方健康心靈協會

    歡喜八方心靈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